山药又名薯蓣,为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其块茎肉质柔滑,风味鲜明,营养丰富,且可菜药兼用,滋补食疗,加工出口;加之可食部分又生长在地下,无污染无公害,倍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河南省社旗县兴隆镇吕楼行政村自1994年种植山药至今已有7年之久,目前已发展到200公顷,成为当地农民的一项支柱产业。他们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已探索出一套山药连茬高效简化栽培技术。一般产量多年持续3500--4500kg/667平方米,最高可达5500kg/667平方米,产值—般达6000--7000元/667平方米,高者可达万元,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一、选择优良品种
主要选用高产抗病新品种(块茎底端钝圆、茎部粗短),毛孔稀疏的日本脱毒北海道一号,秋冬采收的小块茎即为下年大田用种。
1、科学选地布局
建立无病繁殖田是控制短体线虫病的前提。山药耐旱怕渍,且块茎入土较深。因此,连茬山药第1年种植,须选择地势高燥、水系配套、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粘土、盐碱地及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较高的潮湿地带不宜种植,要杜绝病残体进入田间。土壤于冬前和早春各深翻1次,通常深翻以0.7--1m为宜;第2次及以后每年只需结合施肥浅翻1次,以40cm深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利用开沟器深翻更好。冬冻春晒熟化培肥土壤。若深翻过浅或藏有硬垡,地下块茎难以向下伸展,极易形成畸形,降低商品价值。通常畦宽3--4cm,坚持深沟高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