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用技术 > 正文

大棚黄瓜烂头的防治方法

2012-04-20 17:24:12
菜吧小编浏览数(2132) 来源:中国农业网 收藏 扫描到手机

    黑腥病引起黄瓜烂头
    症状识别 黄瓜黑腥病主要危害黄瓜的生长点,且发病迅速,几天内即可造成心叶枯萎。识别上注意三点:一是叶片病斑形成星状穿孔,症状明显,其他病害穿孔没有此现象;二是茎部病斑龟裂,往往有胶质物流出;三是瓜条上病斑有透明胶状物流出,后成疮痂状。无论茎上或瓜条上,湿度大时,病部长有烟黑色的霉层。

    防治方法 (1)栽培措施:黑星病属低温高湿病害,栽培中注意升高棚室温度,缩短叶片表面结露时间;覆盖地膜,降低空气和土壤温度;并及时清除棚内病残体,带至棚外烧毁。(2)药剂防治:多采取25%杜邦福星8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初期可喷50%多菌灵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粉剂1000倍液效果较好,喷药时不要漏喷生长点部分。

    蔓枯病引起黄瓜烂头

    症状识别 观察烂头的植株,多发现病菌从新叶边缘向内入侵,并呈“V”字形病斑;茎部被害多发生于节部,有琥珀色或透明的胶质物流出,散生有大量的小黑点,严重时造成蔓枯。诊断此病与枯萎病的主要不同时维管束不变色,也不会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轮作换茬:实行与非瓜类作物:3-4年以上的轮作换茬。(2)药剂防治:可用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 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烟剂熏棚,或茎部病斑涂抹9281(果树用)5倍液,效果较好。

    细菌性缘枯病引起黄瓜烂头

    症状识别 红菌性缘枯病在低温季节易发病。此病引起的黄瓜烂头症状表现为病菌侵染时,从新叶边缘入侵,引起叶边缘干枯,叶脉弯曲褶皱,叶片卷曲。

    防治方法 可选用72%农用莲霉素3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每5-7天一次,连喷3-4次。

 

 

 


  症状识别 黄瓜黑腥病主要危害黄瓜的生长点,且发病迅速,几天内即可造成心叶枯萎。识别上注意三点:一是叶片病斑形成星状穿孔,症状明显,其他病害穿孔没有此现象;二是茎部病斑龟裂,往往有胶质物流出;三是瓜条上病斑有透明胶状物流出,后成疮痂状。无论茎上或瓜条上,湿度大时,病部长有烟黑色的霉层。  防治方法栽培措施:黑星病属低温高湿病害,栽培中注意升高棚室温度,缩短叶片表面结露时间;覆盖地膜,降低空气和土壤温度;并及时清除棚内病残体,带至棚外烧毁。药剂防治:多采取杜邦福星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倍液喷雾防治。发病初期可喷多菌灵湿性粉剂倍液加代森锰锌可湿粉剂倍液效果较好,喷药时不要漏喷生长点部分。  蔓枯病引起黄瓜烂头  症状识别 观察烂头的植株,多发现病菌从新叶边缘向内入侵,并呈“”字形病斑;茎部被害多发生于节部,有琥珀色或透明的胶质物流出,散生有大量的小黑点,严重时造成蔓枯。诊断此病与枯萎病的主要不同时维管束不变色,也不会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轮作换茬:实行与非瓜类作物:年以上的轮作换茬。药剂防治:可用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倍液或代森锰锌倍液加百菌清可烟剂熏棚,或茎部病斑涂抹(果树用)倍液,效果较好。  细菌性缘枯病引起黄瓜烂头  症状识别 红菌性缘枯病在低温季节易发病。此病引起的黄瓜烂头症状表现为病菌侵染时,从新叶边缘入侵,引起叶边缘干枯,叶脉弯曲褶皱,叶片卷曲。  防治方法 可选用农用莲霉素倍液或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倍液喷雾防治,每天一次,连喷次。

菜吧

关注菜吧微信公众号,给您推荐关于蔬菜种植等方面的精选文章。
微信添加: dsytzc(菜吧),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菜吧网,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咨询热线:0592-5311626 网站业务咨询:0592-5311626 客服qq:320903129 邮箱:kf@caiba.org 蔬菜种植技术交流qq群:275676581
版权所有 菜吧网     备案号:闽ICP备09002679号   Copyright?2014-2015 cai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