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用技术 > 正文

秋冬香菇出菇巧管理

2012-12-17 11:07:51
菜吧小编浏览数(2132) 来源:中国农业网 收藏 扫描到手机

    一、拉大昼夜温差。秋末冬初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白天盖层薄膜,使菇畦内温度比膜外高出2℃~ 3℃,夜晚10点后打开薄膜,使温度迅速下降。连续几天,原基就会大量暴露在菌筒表面,发育成菇蕾。

    二、控制菇场湿度。转色后,初期维持菇畦相对温度在85%左右,随着大量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80%左右。

    三、创造适宜的干湿差。秋菇前期,菌筒内部含水量较充足,完全能满足第一茬菇子实体生产的需要,不用浸水催菇。第一批菇采收后,停止喷水,掀膜通风,让菌筒表面干燥1~3天,再盖上薄膜,以提高畦温,促进菌丝生长。2~3天后,采后留下的菇穴会发白长出菌丝。这时再喷水增湿,掀膜通风,提升温度,促使下一批菇生长。

    四、保证通风,减少畸形菇。气温在23℃以上时,每天早、中、晚各通风一次。气温在17℃以下时,每天通风一次即可。要保证子实体生长期间有足够的水分和新鲜空气。

    五、给予充足光照。香菇子实体在生产期间必须有一定的非直射阳光的光照,一般能在菇棚内顺利阅读报纸上的小字的光照强度就可以了。

    六、预防杂菌感染,延长菌筒寿命。可在墙壁、菇架、地面上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1%来苏水溶液防治杂菌感染。 

 

菜吧

关注菜吧微信公众号,给您推荐关于蔬菜种植等方面的精选文章。
微信添加: dsytzc(菜吧),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菜吧网,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咨询热线:0592-5311626 网站业务咨询:0592-5311626 客服qq:320903129 邮箱:kf@caiba.org 蔬菜种植技术交流qq群:275676581
版权所有 菜吧网     备案号:闽ICP备09002679号   Copyright?2014-2015 cai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