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用技术 > 正文

山药播期到 从头抓生产

2014-04-10 14:02:26
菜吧小编浏览数(2132) 来源:中国农业网 收藏 扫描到手机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山药这种药食两用的农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如果管理得当,每亩山药收入万元并非难事。眼下播期就要到了,有意种植山药的农民朋友更得提前备好生产资料,从头到尾抓好每个管理细节,才能确保丰产丰收。
  
  选择地块深翻整地山药是块茎作物,块茎入土较深,耐旱怕渍,喜欢深厚疏松的土壤。故此,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种植。针对山药不耐重茬的情况,最好与禾本科作物隔2年轮作一次,可有效减轻或避免病害发生。每年秋后趁土壤封冻前,按70-80厘米的行距挖栽植沟,沟深100厘米、宽25厘米,把挖出的生土和熟土分别放在沟边。挖沟时遇到的石子、砖瓦块要全部拣出,以免造成山药块茎受伤。经过一个冬春,土壤得到充分熟化,病菌害虫也被冻死。翌年早春结合施基肥,向沟内回填土壤,先填生土,再填熟土,每填30厘米厚用脚踩踏一次,预防栽植沟塌陷。
  
  选用良种施足基肥
  
  必须选用适宜当地种植、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的品种,为山药的高产优质奠定基础。山药的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为4∶1∶5,如能测土配方施肥,效果更好。首先施足基肥,亩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000公斤,与100公斤撒可富复合肥混合后,施在25厘米以下的土层中。因山药是喜钾、忌氯作物,若施用含氯肥料,会造成块茎产量和品质下降,不易贮存运输。因此,切忌施用含氯的肥料,并注意增施钾肥。施肥后顺沟灌一次大水,灌水后适时松土保墒提温,为山药播种保苗打好基础。
  
  适时播种覆盖地膜
  
  山药喜温暖,不耐霜冻,播种过早地温低,易发生烂种。但山药的生育期为180天左右,播种过晚会降低产量和品质。一般在5厘米地温稳定为14℃时播种,时间大概在4月中旬,最迟不晚于4月底。播种前1个月,选择室外背风向阳处进行催芽。播种前在阳光下晒种3-5天,然后用40%多菌灵胶悬剂300倍液浸种15分钟,捞出晾干备用。开沟播种时,沟深7-10厘米,顺沟亩施辛硫磷颗粒剂2-3公斤,可防治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害虫。对发生线虫病的地块,顺沟撒施阿维菌素颗粒剂等,每亩5-10公斤。播种覆土后,用1.2米宽的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有增温保墒的作用,可早出苗4-6天,增产10%-20%。为了防止杂草危害,盖膜前整平地面后,喷施一遍防除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的除草剂。
  
  加强管理高产优质
  
  破膜搭架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当有半数幼苗露出地面、苗高20厘米时,就要搭架。
  
  追肥培土山药苗期的茎叶生长量小,基肥充足时,一般不需追肥。6月中旬前后进入甩蔓发棵期,需肥较多,可进行第一次追肥,亩施撒可富复合肥30公斤,促进茎叶生长。7月下旬到9月初是块茎膨大时期,也是需肥高峰期,7月中下旬亩追撒可富30公斤、硫酸钾10公斤。为了保叶养根、促进块茎生长,8月下旬以后进行根外追肥可增产15%。每亩用块茎膨大灵20毫升对水50公斤喷洒叶面,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或喷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结合土壤追肥,培土2-3次,既利于排涝,又利于块茎生长。
  
  浇水排涝山药属耐旱作物,生长前期即使干旱,一般也不需浇水,以促进根茎向下生长。但在块茎膨大期需水较多,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遇旱及时浇水。遇雨涝及早排除积水,防止造成塌沟而滋生病害,影响块茎生长。
  
  摘除山药豆山药豆生长过程中消耗植株体内大量营养物质,严重影响块茎膨大。据试验,及时摘除山药豆,可使块茎增产15%-20%。
菜吧

关注菜吧微信公众号,给您推荐关于蔬菜种植等方面的精选文章。
微信添加: dsytzc(菜吧),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菜吧网,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咨询热线:0592-5311626 网站业务咨询:0592-5311626 客服qq:320903129 邮箱:kf@caiba.org 蔬菜种植技术交流qq群:275676581
版权所有 菜吧网     备案号:闽ICP备09002679号   Copyright?2014-2015 cai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