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用技术 > 正文

怎样采挖楠竹冬笋

2006-11-02 09:14:45
菜吧小编浏览数(2132) 来源:中国农业网 收藏 扫描到手机

  楠竹冬笋是春笋的前身,由于处在笋期的幼龄阶段,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被人们当作桌上佳肴。在山区,人们历来把冬笋作为重要商品来生产。为此,采挖时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方式。

  一是限定时间。即限制在“冬至”前或“立冬”前采挖1-2次。

  二是指定范围。只挖竹林地内部笋,不挖林缘笋和林中空地边缘笋。有目的保护、诱导林缘笋和空膛笋,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使之早日成林。

  三是及时覆土。挖取冬笋正值严寒冬季,鞭根暴露地表,易受冻害,下雨后沟穴易积水,引起烂鞭,取土后应立即覆土埋根,并适当施用有机肥,提高春笋的上林成竹率。

  四是改变方式。即改刨鞭挖为定穴挖,选择枝繁叶茂、竹叶浓绿但带有少量黄叶的竹株作为找笋的对象,立竹最下一盘竹枝伸展的方向与竹鞭的走向大至平行,再沿此方向观察地面,如见地表有土块微微隆起、松动、开裂的地方,用脚轻踩有松软感则可能有笋。此外,晴天的上午在已全垦或全铲过的林地上,发现有小小圆圈内呈暗黑色湿润状况的地方,多半能找到笋。挖笋时不要伤害竹鞭、鞭根和鞭芽。

  五是确定对象。只挖大笋,不挖小笋、小年笋和疏林笋,留育春笋养竹上林。改变过去“大年养竹、小年挖笋”的习惯。留笋养竹,通过几个小年的留养,即可把大小年竹山改变成为花年竹山,即每年出笋、长竹的数量和质量基本相同。注意,凡笋竹两用楠竹林立竹密度每亩在133株以下,即株行距超过2.24米的稀疏竹林应不挖冬笋。

菜吧

关注菜吧微信公众号,给您推荐关于蔬菜种植等方面的精选文章。
微信添加: dsytzc(菜吧),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菜吧网,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咨询热线:0592-5311626 网站业务咨询:0592-5311626 客服qq:320903129 邮箱:kf@caiba.org 蔬菜种植技术交流qq群:275676581
版权所有 菜吧网     备案号:闽ICP备09002679号   Copyright?2014-2015 cai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