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生长势差,全柱黄化,叶片呈淡绿 。老叶变黄,干枯及脱落。
磷------下部叶片后期出现红色斑点或紫色斑点,并坏疽。叶片暗绿色。
钾------老叶生斑点(白色或黄色),斑点后期呈现坏疽。
钙------新叶叶缘波浪状,新叶叶缘变红黄。
镁------老叶黄化,初期由叶肉细胞变黄,叶缘仍保持绿色 ,严重时黄化部位转坏疽,落叶。
硫------新叶呈淡黄色,叶型不变,全柱变黄。
铁------幼叶黄化,老叶绿色,叶片淡黄,不出现坏疽或坏死。
硼------新叶枯萎并陆续生长新芽又枯萎 ;节间缩短,叶柄表皮有横裂纹;表皮龟裂呈横纹 ;维管束曲摺或橫断裂。
锌------小叶,嵌纹或脉缘,根生长不良,叶片黄化,坏疽。
锰------叶片黄化,淡绿或灰白条纹,幼叶黄化,严重时有坏疽现象。
铜------叶片尖端凋萎,叶片弯曲呈杯状。
钼------老叶色泽变淡,黄化、全株色泽变黄,落叶。
二、过多时呈现症状
氮------叶色浓绿,叶片大而柔软,少花,徒长。
磷-----易引起锌及铜缺乏症状,易引起铁缺乏症状,下部叶出现红斑。
钾-----易造成钙及镁缺乏症状 2、叶尖焦枯。
钙-----土壤易成中性或碱性,引起微量元素不足(铁,锰,锌) ,叶肉颜色变淡,叶尖红色斑点或条纹斑出现。
镁-----叶尖萎凋,叶片组织色泽叶尖处淡色,叶基部色泽正常。
硫-----盐害,叶缘焦枯。
铁-----易引起缺锰症。
硼-----先叶尖,叶缘黄化后,全叶黄化,并落叶,由成熟叶开始产生病症
锌-----叶尖及叶缘色泽较淡随后坏疽。叶尖有水浸状小点。
锰-----异常性落叶。
铜-----叶肉组织色泽较淡呈条纹状。
三、缺素的原因
1、土壤本身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多少受土壤类型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土壤成土母质不同,所以含微量元素不同。
2、pH值的影响 土壤酸碱度是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试验表明,pH值高时,会引起缺铁、锌等症;而在酸性土壤上植株易出现缺钼症状。
3、偏施化肥 一般偏施氮肥会影响钙的吸收,使植株表现为缺钙症状;偏施钾肥,会影响植株对硼的吸收,出现缺硼症;偏施磷肥易引起缺铁、锌等症。
4、有机肥施用量少 目前菜田的微量元素主要通过施入有机肥来补充,而有机肥用量少,使本来缺素的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进一步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