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用技术 > 正文

越夏黄瓜病虫害管理(最新版)

2016-08-08 22:31:05
浏览数(2132) 来源:网络 收藏 扫描到手机
黄瓜属浅根性作物,对地温和水分要求严格,适宜生长的温度一般在20~28℃之间。夏秋季节高温多雨,对黄瓜生长极为不利,容易发生病虫害。发生的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疫病、病毒病、霜霉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斑潜蝇等。
 
细菌性角斑病
叶片为害症状(正)
 
叶片为害症状(背)
 
为害症状:初为鲜绿色水迹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温度大时叶背溢出乳白色菌脓,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脱落穿孔。
 
防治方法:多粘杆芽孢杆菌+苯甲+乙蒜素 ,稀释900~1200倍,均匀喷雾,7~8天一次,连喷两次。
 
疫病
病部变软缢缩
 
果实凹陷软腐
 
为害症状:茎基部,初期呈暗绿色水渍状。苗期病部变软缢缩,成丝线状。成株期表皮腐烂,木质部外露,呈丝麻状。最后全株枯死;叶片,幼苗发病多从嫩尖开始,初呈暗绿色水渍状萎蔫,病部缢缩,病部以上干枯呈突尖状;瓜条染病,凹陷,软腐,腥臭味。
 
防治方法:发现中心病株以后及时拔除,立即喷洒或浇灌50%烯酰啉可湿性粉剂30克/亩、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倍液等,隔7~10天用药一次,病情严重时可以5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4次。
 
炭疽病
叶片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湿度大,病斑呈淡灰至红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主蔓及叶柄上病斑椭圆形,黄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斑连接,包围主蔓,致植株部或全部枯死;瓜条染病,病斑近圆形,初呈淡绿色,后为黄褐色,或暗褐色。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交替使用,用药间隔一般为7~10天,连续防治3~4次。
 
病毒病
叶片受害症状
 
果实受害症状
 
为害症状: 苗期发病时子叶变黄枯萎,幼叶现浓绿与淡绿相间花叶状。成株发病新叶呈黄绿相嵌状花叶,病叶小略皱缩,严重时叶片反卷,病株下部叶片逐渐黄枯。瓜条发病表现为深绿与浅绿相间疣状斑块,果面凹凸不平或畸形,发病重的节间短缩、簇生小叶、不结瓜,致使萎缩枯死。瓜条发病现浓绿色花斑,有的也产生瘤状物,引起果实成为畸形瓜。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用可选用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铜等病毒抑制剂茎叶喷雾,2~3次间隔7天。另外,可喷硫酸锌25至30克/亩,硼肥20克/亩,配合杀蚜剂每5~7天喷一次,连续喷雾2~3次。
 
霜霉病
叶片受害症状(正)
 
叶片受害症状(背)
 
为害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期现褪绿斑,扩大后呈多角形,黄褐色,后期病斑汇合成片,全叶干枯,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生出灰黑色霉层。(易与细菌性角斑病混淆,要注意区分)
 
防治方法:病害初期建议使用嘧菌酯或者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或霜霉威或霜脲氰或甲霜灵或恶霜灵,保护加治疗。高温高湿环境时候尤其注意提前喷药,常发生时节下雨后建议补喷一次。
 
 
虫害
潜叶蝇为害症状
 
防治方法:夏季蚜虫、潜叶蝇、白粉虱等发生较重,黄瓜白粉虱喷扑虱灵和菊酯类农药。如功夫、敌杀死等防治;也可以用灭多威混用吡虫啉防治;斑潜蝇可以喷施灭虫胺、阿维菌素等来防治。
 
夏季黄瓜栽培,除了预防好病虫害外,管理也要跟上。
 
由于夏季气温高,可根据土壤墒情与天气适量浇水,以降低温度与保持土壤湿润。在浇水时要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
 
在盛果期要及时追肥,以满足植株正常生长所需各种养分,防止因营养短缺导致植株长势下降,提前早衰等不良现象。
 
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卷须、雄花、叶芽等,以免养分消耗与营养争夺,影响植株的长势。适当提早采收,以降低营养的过多消耗与防止植株提早衰老。
 
 
文章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须注明!
菜吧

关注菜吧微信公众号,给您推荐关于蔬菜种植等方面的精选文章。
微信添加: dsytzc(菜吧),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菜吧网,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咨询热线:0592-5311626 网站业务咨询:0592-5311626 客服qq:320903129 邮箱:kf@caiba.org 蔬菜种植技术交流qq群:275676581
版权所有 菜吧网     备案号:闽ICP备09002679号   Copyright?2014-2015 cai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