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用技术 > 正文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

2015-06-14 18:11:48
菜吧小编浏览数(2132) 来源:农民日报 收藏 扫描到手机

玉米螟:又叫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的一种变态型昆虫,分为欧洲玉米螟和亚洲玉米螟两种。除了我国的西藏和青海以外,世界上只要有玉米种植的地方,就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出现在哪里,哪里的玉米生产就会减产,轻者5%-10%,严重的能达到20%-30%。如果没有玉米,它还会危害高粱、小麦、豆类、谷子、棉花、向日葵、番茄等其他多种作物。

在我国,遭受玉米螟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内蒙古的东北部区域、黄淮海的春夏玉米区、新疆西北部地区,其中东北地区、内蒙古的东北部基本上每年都是偏重发生。个别年份,还会大发生。

\

 

而且玉米螟的发生代数与地理纬度和年平均温度关系很大,从北到南有几代的差异。

\

如何运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控玉米螟呢?

第一:降低玉米螟幼虫越冬数量。在玉米收获时,通过机械作业将秸秆粉碎还田,随着秸秆被粉碎,匿藏在里面越冬的幼虫也随之被消灭了。留在地里的根茬,要在第二年幼虫化蛹前及时的进行翻地灭茬,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收获回来的玉米秸秆和穗轴,如果百杆越冬幼虫数量过了40头,可以采用白僵菌封垛的办法,降低虫源基数。还可以在化蛹后10天左右在秸秆堆附近或玉米田中挂上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如果成虫进入了玉米田,并产下了卵,这时可以投放生物防治的武器-赤眼蜂了。别看它个头比玉米螟小了百倍,可它能以小博大对付玉米螟。赤眼蜂可以通过把自己的卵产在玉米螟的卵里,并在里面生长发育成成虫,完成交配才破壳出来,使玉米螟的卵无法继续发育而死亡。释放赤眼蜂应该在玉米螟成虫产卵初期进行。在玉米螟卵孵化期间,如果田间幼虫孵化率达到了30%,每百株玉米幼虫数量超过40头,可以喷施生物农药,每克含50000个单位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进行防治,重点是新叶部位。

\

鉴于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快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再加上统防统治以确保最大限度的降低危害和损失,而且这对于确保农产品安全,发展绿色植保事业,建设生态友好型都有着重要意义。(信息釆自于7月9日CCTV7《农广天地》)

菜吧

关注菜吧微信公众号,给您推荐关于蔬菜种植等方面的精选文章。
微信添加: dsytzc(菜吧),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菜吧网,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咨询热线:0592-5311626 网站业务咨询:0592-5311626 客服qq:320903129 邮箱:kf@caiba.org 蔬菜种植技术交流qq群:275676581
版权所有 菜吧网     备案号:闽ICP备09002679号   Copyright?2014-2015 cai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